书籍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书籍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流量计费是糊涂账揭开流量越跑越快真相是嘛

发布时间:2021-07-24 16:15:04 阅读: 来源:书籍厂家

流量计费是糊涂账?揭开“流量越跑越快”真相

流量计费究竟是不是 糊涂账 ?

厘清运营商流量计费全流程,揭开 流量越跑越快 的全部真相

如果今天,你在马路上拦下一位路人问: 电信运营商偷跑流量由于特性的衰落,你信吗?

也许这位路人会略带讽刺意味地回答你: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这个笑话反映了运营商在舆论大环境中的窘境。最近一个月,用户对于流量越跑越快的质疑声浪越来越高,运营商又一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和争议的中心。

天价流量事件最终都被证明为乌龙,且运营商三番五次站出来表明自己的清白,但消费者仍用习惯性质疑的眼光审视运营商的流量计费可靠性。

每兆流量都有 明白账 可查

要搞清楚流量费是如何产生的,就得先搞明白运营商是如何计费的?经过多方调查后发现,运营商流量计费大致有三大环节,每个环节的可靠性最终决定了流量计费的准确性。

第一个环节:流量话单的产生。用户通过等移动终端发起上需求,随后运营商通过基站、交换机、骨干络等为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记录下用户的上行为,并形成流量话单。

那么,流量话单的准确性谁来保障?该环节工作的通信设备,主要来自华为、爱立信、中兴等设备厂商,这些厂商产品在投入市场之前,必须通过工信部的官方入检测。所以通信主管部门和通信设备制造商两方面负责为此环节的可靠性背书。

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说过, 电信级 的典型标志是50ms的保护时间和99.999%的可用性,这也代表了国内三大运营商在通信设备端的极高标准,误差率低于十万分之一。

第二个环节:流量计费。第一环节完成后,流量话单产生,由运营商的IT系统对应进行统计计算,直到生成最终用户账单中看到的那些数字。据运营商IT部门介绍,该流程几乎没有误差,准确性极高。而且,运营商还会定期对自身流量计费进行稽查,如某用户流量突然暴增等,IT部门都会核实这些流量产生的准确性。

另外,工信部也会对冲击试样拉床:冲击缺口液压拉床、电动双刀拉床CSL-B、冲击试样缺口电动(液压)拉床冲击试样缺口手动拉床上述两个环节进行稽查,保证流量计费的准确。

第三个环节:用户上流量轨迹记录。运营商在流量计费时,同时还进行了用户上流量轨迹的记录,该记录彻底保证了通信用户流量消费的有据可查、有据可依。例如,在哪个地方上,连接的是哪个基站、上了某个站、跑了多少流量,全部清晰记录,可以说, 每兆流量都有明白账 。

就像过去费疑问可以查 详单 一样,如今用户也可以查询到 流量详单 。在充分保护和尊重消费者隐私的情况下,运营商可向流量争议用户出示 流量详单 。

以上三个环节,从计费安全性、准确性和售后服务上彻底为流量计费问题加上了 三保险 。如果消费者认为自己多跑了流量,可以向运营商要求核查。如果我们要为运营商流量计费的准确性加上一个数量级定义,那么可以说误差率是百万分之一级别的。

解读事件

偷跑流量 背后的真相

为了进一步搞清流量是如何 偷跑 ,我们来分析几桩近期发生的 偷跑流量 事件,看看谁才是罪魁祸首?

事件一:人在国外,流量偷着跑?

友 我是马甲马老师 在微博称,10月9日-20日其人在国外,且取下中国移动的SIM卡并未使用,仍 被消费 了数百MB流量。消息一出,立刻成为舆论热点,这被当作运营商 偷流量 的证据被传播得沸沸扬扬。

但随后经过证实,所谓流量偷跑其实是 乌龙 事件。该用户使用的第三方流量统计软件(360卫士),记录的是在其上被消耗的全部流量,包括由国内和国外卡所产生的两个部分。该用户也随即对运营商表示道歉。

中国移动表示,该用户在境外使用国内卡产生的流量共计22.09MB,不存在 被偷跑 的说法,中国移动也并未多扣费用。

事件缘由:用户将第三方软件统计的流量消耗全部算在国内运营商头上。

事件二:23G流量事件又是 乌龙

11月1日,佛山电信用户龙女士反映其在3小时产生23GB超量流量,这一事件再次点燃了用户的质疑浪潮。佛山电信查明原因后回应称,23GB流量产生系用户感染病毒,其中一款高清儿童视听应用程序反复访问并重复下载文件。

经调查,龙女士的在11月1日12::59期间,确实产生了23GB上流量。而在事件曝光后的11月8日,龙女士的再次出现异常,在上午10::29期间,又产生了12GB流量。两次流量均为在同一站重复下载文件所致。龙女士确认了流量的确为其应用软件所消耗。佛山电信方面表示,因恶意软件造成流量异常,非龙女士主观造成,因此无需龙女士承担异常费用。

事件缘由:用户中被安装了病毒App应用。

事件三: 你车上是不是有一个iPad?

上海的刘利(化名)十一长假在外旅游,没有开机。10月8日,他开机后不久就收如果不重视这些标准到了流量超额的提示短信,信息显示流量消耗超过4个G。

看似这又是一件蹊跷的偷跑流量事件,但在查明该用户的流量使用情况后,当地运营商工作人员与刘利进行了下面的对话。

工作人员问: 你车上是不是有一个iPad? 刘利有些惊讶: 没错,你怎么知道?

你的是不是开着热点给iPad用? 是啊!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刘利10月8日曾使用iPad在办公Wi-Fi环境下从优酷土豆下载电影,而在离开办公室后,刘利开车回家,iPad继续利用已打开热点的在行车过程中下载视频,结果在短短半个小时内就产生了4GB流量。

弄明白了缘由,刘利恍然大悟,这事儿真不能怪运营商!

事件缘由:用户在Wi-Fi、4G使用环境转换时,出现了操作问题。

一场大众集体错觉?不,是流量时代来了!

真的越跑越快了

谁说不是呢!根据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9月份我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9月份人均移动互联接入流量突破350.5MB,同比增长88.0%。在上方面,今年前三季度上流量前9个月累计达到25.0亿GB,连续9个月翻倍增长。

流量消费整体暴发性增长,平摊到每个用户头上,流量使用自然是在增长。所以说,最近一段时间老百姓觉得流量跑得快了,是真快,并不表示用户的感知出现了很大偏差。

速太快,用户还不适应

4G络覆盖越来越好,人们可以随处使用高速的4G移动通信络。同时,随着载波聚合技术的应用,更加快速的4G+络也已经面市,理论下载速率可达300Mbps,甚至更高。这意味着,如果用户使用不当,短时间内会消耗巨大流量,而在过去3G时代,消耗完同样的流量恐怕需要一整晚或者数天时间。从目前发生的一些案例来看,用户常在几十分钟内就消耗了几个GB大流量,这在3G时代是无法想象的。

流量消费无处不在

现代是移动消费和络社交无处不在的社会,人们离不开和络,很多应用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会产生上流量。比如,天气预报程序定期自动更新天气数据;杀毒软件自动进行病毒库的下载;软件定期检查版本、升级或下载补丁软件;免费游戏带有的广告条或广告弹窗内容的更新等,都会消耗流量。

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出门用打车软件,用支付宝、随时随地付款,这样的支付都要连接络,流量消耗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社交的流量越来越多,就如同我们十几年前打煲粥,连支付宝都上线了社交功能,及衍生应用、导航软件等更是流量大户。

同时,来自病毒的危害不容小觑,如果中了病毒或木马,也会导致流量大肆消耗。

手记

运营商要摆脱 窦娥冤

虽然事实证明运营商的流量计费系统经得起考验,但如果运营商想在此起彼伏的批评浪潮中摆脱 窦娥冤 ,还要靠自己付出更大的努力。

首先,几次流量事件中,运营商的应对都显得不够及时和透明,试想如果用户投诉后,运营商第一时间查明该用户流量使用细节,并对用户进行告知,相信用户并不会无理取闹,一味要求无理赔偿。

同时,运营商在全面上马4G络时,也应做好对用户的教育工作。4G时代用户一个小小的误操作,多点击几下屏幕或许就可能产生高额流量消耗。运营商应该在办理4G套餐、销售4G终端的同时,对用户予以流量使用方面的提醒和必要的指导。

再次,如果用户真正因为误操作造成了天价流量,运营商面对用户有理或无”“蒙古国是煤炭和矿产资源大国理的要求该如何应对,这从运营商内部的操作规范和法律依据方面都要做好储备。4G时代,消费者的流量费纠纷有逐渐增长的趋势。

最后,凡遇上用户天价流量事件,运营商切不可先忙着撇清自身关系,证明自己的 清白 ,而是应该主动帮助用户找原因,纠正用户的流量使用误区。切记,运营商和用户是一个有机共同体,如果此时把自己置身对立面,那么从一开始就降低了用户对运营商的信任。

未来,运营商要拿出 帮着用户省流量 的态度做服务,也许,这才是流量经营的更高境界吧。

乌鲁木齐工作服定做
宣城西服订做
九江工作服订制